原標題:市場準入服務線上線下“雙線”發力
綠色通道為京企注冊創造優良環境
“知道雄安新區為北京前來注冊落戶的企業開辟了綠色通道,卻沒想到比想象的還快。”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事的高效率,讓中電科旗下的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雄安分公司總經理常永山感嘆,公司一天就完成了在雄安的注冊。
優質的服務得到了越來越多北京高端高新企業的認可。截至目前,已有一批北京企業在雄安新區注冊,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在注冊資本排名前一百的企業中,有76家來自北京;首批入駐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的26家高端高新企業,90%來自北京。除了很多知名央企相繼在新區成立子公司積極布局外,像中關村的千方科技、寒武紀等高端高新民營企業也在新區落戶。
開辟綠色通道,開展全程幫辦,優化審批流程,為北京企業落戶提供優良環境
12月12日17時30分,記者來到政務大廳時,一直在北京企業注冊綠色通道窗口忙碌的王洲還沒下班。他說,“我們應該下午5點下班,這不還有幾個號的業務沒有辦理,加班也要當天完成。”這一天,他們窗口辦理了30起注冊業務。
專屬于北京企業的兩個綠色通道窗口,訓練有素的業務專員熟練地檢查材料是否符合規范,然后快速地走完審核流程,隨后下面的窗口會順利地打印執照、蓋章。以前,注冊公司申請執照的繁瑣程序不見了。政務服務中心專門開辟了“全程幫辦區”,可以現場幫辦、電話幫辦和網絡幫辦,把企業要提交的材料梳理清楚,之后輕松進入綠色通道。
在市場主體準入上,雄安新區堅持優化企業注冊流程,確保北京疏解企業便捷高效地落戶。
新區持續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提升了各類型企業的設立、變更、注銷、備案等各個環節便利度,整合審批備案事項,推進“多證合一、多事聯辦”等商事制度改革。
通過優化業務流程,讓企業開辦再提速。企業開辦全流程由原來的2-3個工作日辦結,實現1個工作日辦結。企業只提交一次資料,節省企業成本,實現企業開辦“最多跑一次”。目前,在申請人資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情況下,北京企業綠色通道實現即來即辦,首次申領發票最短半天即可完成。
為了更加高效地為前來注冊的北京企業服務,雄安新區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內容包括產業政策、負面清單目錄、證照分離、關于自貿區相關知識等。“前期我們接受了嚴格的培訓,拓展了知識面,也提升了自身素質。”在政務大廳產業準入窗口工作的劉美麗說。
為服務北京企業落戶提供制度保障,新區公共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場準入環節以服務北京疏解企業為第一要務,雄安新區創新大部制的管理體制,創新探索審批模式,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級各職能部門大力支持新區建設,賦予了新區更多權限,新區承載了471項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其中有300多項是承接省級事項。
優化全程電子化審批流程,推行線上“一窗通”平臺,實現全程“零見面”
“我們的人員沒有到現場,在北京海淀區就完成了在雄安新區公司的注冊并拿到了執照。”12月5日啟動網上注冊程序,當天就完成注冊的河北雄安山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侯女士贊嘆:比預期的還要便捷,讓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新區在努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對于符合新區產業政策的北京企業,雄安新區在開通線下綠色通道的同時,優化全程電子化申報審批流程,打造線上“一窗通”企業開辦平臺,全面實行企業名稱網上自主申報,企業開辦全流程一日辦結。
“一窗通”網上服務系統是通過雄安新區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平臺為企業提供注冊登記、公章制作、稅務登記、社保備案等綜合服務,實現全程在線辦理,節約了企業開辦成本,也節約了企業落戶的時間。
網上辦理更加便捷。雄安新區完善與北京、天津相關部門常態溝通機制,特別是推動京雄兩地企業注冊通過“京津冀+雄安‘一網通辦’”窗口,率先在京雄之間實現“兩地同辦”,為新區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機制保障。目前,四地通辦的政務服務事項初步具備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能力。新區正著力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平臺系統基本搭建完成。
此外,通過容缺受理、證照免費寄遞服務等措施,甚至不跑腿就能領取執照。
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副局長許澤楠表示,雄安新區將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優化企業開辦流程,以“一件事”為主題場景,打造“證照套餐服務”,有序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充分發揮自貿區政策疊加優勢,積極探索制度創新,實現企業注冊全生命周期便利化,不斷優化新區營商環境。(記者 張偉亞)